后记·永历(2)_靖难攻略
叶公子小说网 > 靖难攻略 > 后记·永历(2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后记·永历(2)

  “轰轰轰——”

  永历五年六月,当北方战线在李政一手操持下稳固的同时,南方的官军也在李樾的指挥下开始将西南诸王平定。

  八月,广州齐王被围剿,朝廷在李政的建议下,仅废齐王为庶人。

  腊月,汉中益王勤王军被平定。

  六年正月,李樾得知重庆韩王准备起兵,先下手为强,韩王自焚而亡。

  得知韩王自焚的消息,秦王、晋王、周王、楚王、唐王等洪熙年间被册封的剩余二十五位藩王先后起兵,一时间秦岭淮河以南局势糜烂。

  受寒冬影响,杨舫所部勤王军补给不足而攻势较几个月前暂缓。

  李政将北方防线交给蒋裘,自己返回北京,并重赏雇佣大量唯利是图之徒来训练作战。

  这支军队被李政称为“锐士”,数量从三万开始不断增加。

  至四月,锐士数量已经达到十六万,他们并不在意谁是正义,他们只在乎军饷和赏钱。

  他们的军饷是普通明军的四倍,每年一百二十两的军饷,足够他们背负骂名。

  李政从军备库中取出大量的陆军武器将他们装备,并加急训练飞行员。

  由于空军素质较高,大部分都是权贵子弟担任,而他们大多不敢以死相搏,所以大明朝在飞机数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,却依旧被杨舫所部的北方空军压着打。

  燕山山脉上空,几乎每日都有十余架飞机坠毁,这样的死亡率可不是权贵子弟敢做的任务。

  紧急培养一批不怕死的飞行员,是李政最需要做的事情之一。

  除此之外,就是将山陕地区夺回,收复西南。

  西南地区拥有除北方以外最大的军功体系,如果被这些藩王占据太久,那朝廷就得面对被南北夹击的风险了。

  八月,李政率十六万锐士军南下,先后平定晋王、秦王、周王叛乱。

  腊月,杨舫猛攻燕山山脉不下,日本本土民族叛乱,朝鲜也爆发民族叛乱。

  期间,北洲十八藩王聚兵二十四万讨伐北洲都司。

  七年春四月,碛北被凉王占据,西海被雍王占据,大食被巴王占据,波斯被永王占据。

  六月,郑王、越王、信王独立于南中、榜噶喇、老挝等地。

  七月,李政命李楙为将,命他率军二万入川,联手李樾围剿蜀王,自己则率军前往长沙平定赵王叛乱。

  八月十二,杨舫攻破喜峰口,北方勤王军向永平、北京两路进攻,蒋裘撤回居庸关六万兵马死守北京城。

  得知消息,李政令宋国公胡骧南下接管三万锐士,坚守不出,自己率八万锐士北上。

  八月十八日,杨舫猛攻北京六日,蒋裘坚守不出。

  八月二十日,李政率军抵达房山,休整一夜后发起反攻。

  北军的钢铁洪流对上了中枢锐士军的钢铁洪流,一场世界规模最大的装甲集群会战在河北大地爆发,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。

  在装甲集群会战之初,北军以一千二百辆重型坦克和三千辆中型坦克,四千二百辆轻型坦克的庞大数量,碾压式的与李政率领的轻重中型七千二百辆坦克。

  不过随着李政训练的大量飞行员上空,拥有三千架歼击机、轰炸机的空军集团很快击垮了北军的空军,并对地面展开轰炸。

  北军遭受损失,但并不是很大。

  九月初一,杨舫准备集中力量强攻北京城,然而李政却将集中在东大明洋上的七支海军舰队调回西大明洋,同时强攻辽东的旅顺、定辽等处。

  杨舫担心后方军工厂被攻破,只能撤出河北大地,留十五万人在燕山山脉防备李政反攻,自己率军六万撤回辽东。

  京城保卫战就此结束,北军损失士兵约两万人,各类坦克二千三百辆,自行火炮和反坦克自行火炮、防空炮二千五百余门,各种车辆四千多辆,歼击机及轰炸机八百余架……

  官军方面,喜峰口被攻破后,除京城以外大量士兵望风而降,投降或逃跑的近五万人,非战斗损失的坦克达到六百余辆,车辆高达三千六百余辆,各类火炮八百余门,飞机七十二架。

  战斗损失的坦克七百五十辆,车辆四千六百辆,各类火炮一千四百门,飞机三百余架。士兵二万八千余人……

  这场战争让世界知道了制空权的重要性,同时也让人知道了装甲集群作战的恐怖。

  倘若大明将这两个装甲集群投入到西洲,那将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推平整个西洲。

  当然,这只是西洲各国的估计,但到了现实中,明军推进的速度恐怕会更快。

  同时,这场战争也让大明内部知道了各自的短板。

  北军的空军和海军不及朝廷,朝廷的陆军不及北军。

  当然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士兵的心理问题。

  朝廷的大量基层士兵根本不愿意为了权贵作战,所以一旦战争落入下风,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投降北军,并且在投降过后就能立马调转枪口作战,同时爆发强大的战力。

  在北京保卫战中,甚至有三個卫的军队起义来响应北军,给官军将领带来了极大的恐慌。

  这种情况让李政意识到,除了锐士以外的百万官兵根本心不在此。

  让他们打打防守还行,进攻则是完全的无稽之谈。

  当然,对于他们也不能裁撤,一旦裁撤他们,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投靠其它勤王军,爆发更强大的力量来瓦解己方。

  没有办法,战役结束后,李政只能再度向大明直属疆域上雇佣更多的“锐士”。

  山南、南洋和朝鲜、日本成为了所谓“锐士”的集中区。

  凭借强大的海军,世界上比较重要的海峡依旧掌握在朝廷手中,不过对于北洲和东洲,朝廷的掌控显然下降的厉害。

  十月初五,北洲都司丢失北洲山脉以东的广袤疆域,十八藩王各自占据一块区域。

  眼看朝廷没有出兵镇压,东洲的二十四藩王也开始组成联军讨伐东洲都司。

  腊月,李政再度征募二十万“锐士”,至此锐士经过几次消耗,数量突破新高,达到了三十二万的巅峰。

  八年二月,李樾在李楙的帮助下平定蜀王、鲁王、辽王叛乱。

  这期间,李樾麾下兵马在四川劫掠,军纪败坏,唯有李楙所部两万人因为纪律严明而被百姓牢记。

  李楙利用战事不断更替军中一些意志不坚定、唯利是图之人,并且重新拾起洪熙年间主管军队思想的军司马制度。

  从他接管军队到平叛结束,不到半年时间,整支军队的风气焕然一新。

  不仅如此,在没有接受到调令前,他亲自率领军队帮助驻地当地的百姓修建公路、桥梁与房屋,而这些都是洪熙、宣德、景泰年间的军队作风。

  往后的明军虽然依旧能打仗,但这种作风却越来越少,以至于当李楙重拾这种作风的时候,他所率军队更是被四川百姓称呼为“子弟兵”。

  三月,李政调李樾率军六万进攻云南,留李楙驻守四川。

  九月,经过李楙近半年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改善,他治下四川三万军队风气焕然一新,四川也渐渐恢复到了战前状态。

  这期间,李樾进攻云南几次受挫,而广西靖江郡王、代王作乱严重,李樾被调往广西平叛。

  十月初二,李政任命李楙为川黔巡抚,兼任平南将军率四川、贵州兵马进入云南平叛。

  李楙没有急于进攻,而是整顿了贵州都司和布政司风气后,这才率军五万进入云南。

  彼时云南被谷王、岷王、汉王和黔国公府所割据,黔国公府从正德朝开始式微,所以在汉王举兵后,黔国公沐民敬撤往大理驻扎,兵力仅三万余,而谷王、岷王各自拥兵四万,汉王朱伯泋则是兵马最多,拥兵十二万余。

  除了他们以外,滇西的南国公府不仅掌控滇西,还控制了南中和老挝部分地区,拥兵近十五万。

  南国公王茂恭虽然迫于李政的压力推辞武官职位,但李政也知道他没有精力取代南国公府在当地的地位,所以册封了王茂恭之子王德为南中都指挥使。

  西南诸王割据后,王德与他们打打停停,一副磨洋工的举动,显然是不准备剿灭藩王们。

  郑、越、信等藩王也清楚,故此都在安心发展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egongzi9.cc。叶公子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egongz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